【
智慧城市网 时事聚焦】近日,浙江丽水,一高速上两车追尾造成拥堵追尾的两车在商议处理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传来“碎碎念”,原来是执勤的“空中交警”交警利用警用
无人机向高速上发生事故的车辆乘客喊话,对事故进行了高效处理。
其实,这已经不是浙江丽水第一次使用无人机执勤了。2024年国庆节长假期间,丽水高速交警就利用无人机巡逻处置一起交通事故,有效避免了高速公路的缓行,及时恢复高速公路的畅通。
全国有多地交警都用上了无人机:
2025年1月,三亚交警机动大队利用无人机在三亚中心医院解放路路段开展交通巡逻、违法劝导等工作。
2024年8月,湖北当阳群众遭遇交通事故报警,空中交警2分钟“飞”到事故现场。
2024年6月11日早高峰期间,上海闵行莲花南路、外环路路口发生一起两车碰擦事故,接报后闵行交警三大队民警使用无人机先期赶到现场拍摄取证,并通过搭载的喊话器告知事故双方驾驶员将车辆撤离至不影响交通处停靠。
在传统交通事故处理中,执法人员需要亲自到事故现场,对事故车辆的位置、碰撞痕迹、散落物等进行仔细勘查。在复杂的事故现场,如多车连环相撞、涉及行人或非机动车的事故,勘查工作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特别是在车流交汇及高速公路等危险路段,长时间滞留会增加事故现场处理执法人员的人身风险。交通疏导方面,人工指挥效率有限,面对大流量或复杂路况难以周全,交通流量监测不精准,疏导方案缺乏实时性,难以应对突发交通问题,导致交通拥堵频发且缓解缓慢,影响市民出行效率与城市运转。无人机在处理交通事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快速响应和现场勘查方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和优势:
快速响应和现场勘查
无人机能够迅速抵达事故现场,实时传输图像,为交警部门提供即时信息。这大大缩短了事故处理的时间,减少了交通拥堵。例如,在佛山市南海区和禅城区,无人机被用于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现场5分钟内就能得到控制和处理。
安全和高效
使用无人机处理事故避免了现场勘查人员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等危险环境中。无人机可以飞到危险或难以到达的地方,进行空中勘查和指挥。
空中疏导和指挥
无人机搭载的喊话器和显示屏能够指导事故车辆快速处理,并疏导交通。例如,在丽水高速交警支队,无人机被发现和处理的交通事故中发挥了关键的“喊话”作用,帮助事故车辆快速撤离,确保交通畅通。
提升处理效率
无人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事故处理的速度,还通过减少事故现场的拥堵,提升了整体交通管理的效率。
无人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道路交通的管理质效,还缩短了群众等待时间,新颖的处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化解了事故带来的不良情绪。随着技术进步,无人机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