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慧城市网>安防展览网>资讯列表>临平区临平街道优化基层应急消防“三举措”打通应急消防救援“最末梢”

临平区临平街道优化基层应急消防“三举措”打通应急消防救援“最末梢”

2025年02月07日 10:18:27 人气: 40052 来源: 杭州应急管理
  【智慧城市网 城市在线】为展示杭州各地应急消防管理站、专职消防队的建设成果,进一步夯实基层应急消防工作基础,推动应急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努力实现常态长效、长治久安,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杭州市应急管理局特开设“基层应急消防治理看杭州”专栏。
 
  跟着杭小应,一起来了解下吧~
 
  临平区临平街道紧紧围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这条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切入点,深耕应急消防一体化,建立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机制、健全联勤联防联治机制,建成“1中心2片区15社区”全域布点的应急消防救援体系,打通应急管理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织密公共安全防护网,切实筑牢基层应急管理第一道防线。
 
  建强应消体系力量“关键点”
 
  “应消一体”全面统筹
 
  临平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单独设立,由党工委副书记直接分管,党委委员协助分管,统筹协调街道范围内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森林防灭火、防灾减灾等工作。配备1名中层正职为站长,1名副站长,3名执法人员。配备辅助人员6人,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16人,全面提升应急消防管理专业能力。
 
  “站队一体”协同作战
 
  应急消防管理站和综合应急救援队一体化建设,由应急消防管理站站长兼任综合应急救援队队长,统一领导、统一运作,以街道应急消防救援指挥中心为核心,通过连接2个片区的区域性消防救援站点,实现全方位快速调度响应。
 
  “防消一体”协同调度
 
  综合应急救援队在完成执勤和训练任务等“消”的工作前提下,由应急消防管理站统筹开展安全巡查、隐患排查、宣传教育培训等“防”的工作。同时以区域性消防救援站为节点,延伸至街道15个社区应急消防队伍,打通应急消防救援神经末梢。
 
  构建应消体系能力“着力点”
 
  构建全覆盖应急消防网络
 
  基于辖区居民分布和交通设施情况,打造1支综合应急消防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中心、剧院等2个区域性消防救援站点。招募拥有消防救援或参军服役经验的应急消防队员16名,日常开展体能训练,确保战时有效响应。
 
  配足全类型办公救援装备
 
  设立办公室、综合指挥室、询问室、会商室等硬件设施,建设30余平方米的应急物资保障中心,实行专人专管,标准化配备无线对讲机、手提式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激光测距仪、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打印机等7大类执法装备,购置救生衣、安全帽、战斗服、消防水带、发电机、消防检查箱等300余件装备,落实应急物资管理机制,确保快调快用。
 
  建设全天候应急救援保障
 
  全力推动“全灾种、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突出“统”“防”“救”三条主线,通过高标准“建”、高质量“用”、高效率“干”、高水平“管”,让应急救援保障更加有力,在各类自然灾害及应急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24年末,街道各区域微型消防救援站出动人员救援103次,其中火警处置47起,救援类28起,救助类28起,梅汛期间,开展应急排查112次,巡查山塘水库和重点堤坝累计1014次,协助转移群众908人次。
 
  提升应消体系实战“质效点”
 
  一体统筹提升团体战力
 
  组织开展应急(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统筹开展一厂多租、“九小场所”、电动自行车整治及多业态老旧经营场所等专项整治行动,2024年以来开展应急演练310次,开展各类重点风险行业专题培训313次,发放应急消防宣传资料2.9万份,累计检查各类企业(场所)22927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23931个,开展入户走访7125家次,清理楼道杂物3484处,清理电动车违规399辆。
 
  上下联动增强工作合力
 
  发挥社区、网格的“巡安”“宣安”作用,将辖区内1344家“九小场所”、4343家应急消防底数全部纳入“基层智治”应急消防模块进行动态监管。各区域性消防救援站与社区微型消防站开展结对,联合开展日常宣传、应急消防演练、隐患排查整改等工作,定期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习和拉练,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战时精准快速处置。
 
  以防为主加强管控能力
 
  依托社区、微站、网格等力量,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培训、大演练、大宣传、大评比”等六大类活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组织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对应急队伍、社区、党员干部、网格员、出租房房东等人员进行培训,提升隐患防范意识;构建社区“优秀榜”“显影台”等进行评比晾晒,促质提效。
关键词: 应急消防,城市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afzhan@foxmail.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城市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慧城市网,https://www.af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