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高像素的需求,在消费类安防品类呈现崛起的势头。
不同于手机拍照或摄影追求的一亿像素,甚至当下不少厂商提出两亿像素;
监控摄像头在几十年的漫长发展中,从模拟转向数字、从标清到高清,像素需求稳定在百万级范畴之内。
2009年CPSE安博会,波粒率先提出“百万高清”,名震一时。
而今,监控
摄像头的像素从100万到200万,再到400万,直到现在的800万,成为常态。
特别是在消费类安防在海内外市场拼杀之时,关于高像素的需求也似乎成了“卖点”。
只是不禁疑问,监控摄像头的高像素需求从何而来?高像素到多高合适?成本如何考量?在种种疑问之下,CPS中安网试图探求可能的内因。
高像素的需求增长?
一般而言,200万像素或400-500万像素分辨率的摄像头足以满足大部分家庭的安全监控需求。
论监控摄像头的画质需求,400万像素的摄像头能提供2K分辨率的画面,适合中等清晰度需求的场景,能够捕捉到较为清晰的画面;800万像素提供4K超高清画质,适合需要捕捉细节的场景,诸如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
此前,500万像素以下是基本。但在消费类品类掀起热潮之后,400-500万像素成为主流,800万像素则成为不少中高端品牌的标配。
据洛图数据显示,2024年的单目摄像头市场中,400万和500万为主流像素,合计销量份额达53.8%,比2023年增长了12.2个百分点。
同时,800万像素产品的销量份额从2023年的1.9%增至2024年的8.3%,比2023年增长了6.4个百分点。
因而,从不同角度来说,像素的高低在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不同,交通监控需要800万及更高像素来识别车牌和实时分析,而普通商店和家用则300万像素就可以。
业内人士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说,高像素对视频存储和宽带要求更高,也会在弱光环境下可能表现更差。”
对于当下高像素产品需求增长,或来自于当前国家平安中国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等项目对公共安全设备的清晰度提出了硬性要求,间接推动了高像素普及。
更为关键的是,当大品牌也开启“像素竞赛”的同时,加上高像素产品降价策略,高像素卖点似乎也易于理解了。
高像素产品真有必要吗?
“内卷”是消费类安防行业的热词。
手机像素已经卷到2亿了,监控摄像头的“像素竞赛”也有趋势了。
此前,洛图科技指出,高像素产品销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小米、萤石、360、海雀、TP-LINK等头部品牌更多新品的布局,以及产品价格方面大到30%的降幅。
在“高像素需要更高成本”的前提下,大品牌在高像素产品上的降价策略,带动了高像素品类相关产品的增长。
然而,高像素真的有必要吗?笔者仍保持疑问。
据业内知名人士所言:“工程商角度来说,500万一直是主流,再高都是没有必要。”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像素点的边际价值其实在下降。
其一,高分辨率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每英寸像素密度(PPI)大幅提升,单个像素点在实际显示中的影响减弱;其二,安防技术的发展,制造高分辨率屏幕的成本逐渐降低,进一步降低了像素点的边际价值。
因而,在大品牌将高像素演变为高端专属标配,并率先高举“高像素产品降价”的影响之下,技术实力较弱的中小厂商或迫于成本压力退出部分市场,大品牌的行业集中效应或许会增强,加速对高像素的普及。
与此同时,在市场内卷的压力之下,加之产品价格下降的助推下,消费者购买更高像素的产品或许更为“体面”一些,但实际是否需要更高像素的摄像头产品,应避开噱头有道理,理性选择。至于未来,监控摄像头是否走上“像素竞赛”的路径,我们持续跟进观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