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慧城市网>安防展览网>技术列表>支持MODBUS-TCP协议的电力参数测量仪表

支持MODBUS-TCP协议的电力参数测量仪表

2022年11月03日 15:41:01 人气: 924 来源: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简婷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Modbus通讯协议

      Modbus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是Modicon公司(现在的施耐德电气 Schneider Electric)于1979年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通信而发表。Modbus已经成为工业领域通信协议的业界标准(De facto),并且现在是工业电子设备之间常用的连接方式。

      Modbus允许多个 (大约240个) 设备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进行通信,举个例子,一个测量温度和湿度的装置,并且将结果发送给计算机。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中,Modbus通常用来连接监控计算机和远程终端控制系统(RTU)。


协议版本

      Modbus协议目前存在用于串口、以太网以及其他支持互联网协议的网络的版本。

      大多数Modbus设备通信通过串口EIA-485物理层进行。

      对于串行连接,存在两个变种,它们在数值数据表示不同和协议细节上略有不同。Modbus RTU是一种紧凑的,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的方式,Modbus ASCII是一种人类可读的,冗长的表示方式。这两个变种都使用串行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方式。RTU格式后续的命令/数据带有循环冗余校验的校验和,而ASCII格式采用纵向冗余校验的校验和。被配置为RTU变种的节点不会和设置为ASCII变种的节点通信,反之亦然。

      对于通过TCP/IP(例如以太网)的连接,存在多个Modbus/TCP变种,这种方式不需要校验和计算。

      对于所有的这三种通信协议在数据模型和功能调用上都是相同的,只有封装方式是不同的。


电力仪表/MODBUS TCP协议

●  ACR220ELH/CE 网络多功能电力仪表

1.png

①复费率可设置两个时区、9时段、四种费率(尖峰平谷);

②分次谐波测量可达63次;

③具有电压波峰系数、电话波峰因子、电流K系数、波形跟踪(不是波形记录)功能;

④RJ45接口/可配置以太网(Modbus-TCP协议)功能;

⑤ACR3XXELH可直接接入380/660V电压;

⑥DLT645规约支持1997版本和2007版本;

⑦同时支持Modbus-RTU和DLT645规约;

大可同时选配功能4开入+2开出+2变送+2脉冲+2通讯。


● APM8xx/MCE 电力参数测量仪表

2.png

可扩充选配模块:

①MD82,路开关量输入+2路转换触点继电器输出(8DI+2DO);

②MLOG,Micro SD卡(TF 卡)存储(报警记录,事件记录,电参量和电能定时记录等);

③MA84,8路模拟量输入(0.5级)+4路模拟量输出(0.5级)(8AI+4AO);

④MCM,1路RS485/Modbus-RTU,支持主站模式或从站模式;

⑤MCP,1路Profibus-DP;

⑥MCE,1路以太网,支持Modbus-TCP、http、SMTP、DHCP协议;

可同时选配功能3个模块,其中以太网、PRofibus MLOG不可选配2个。

APM800,APM801,APM810还可选配测温模块,

⑦MTN(4路2米/4米测温,1路温湿度控制);

⑧MTP(2路PT100测温);

⑨MTH(1路温湿度控制)。


● ADF400L 多用户电能表

3.png

ADF400L 系列多用户电能表,通过模块组合的方式大可实现 12 路三相或 36 路单相的直接接入测量或12 路三相互感器接入测量、直接接入和互感器接入的混合测量方式。

①三相 3*220/380V 供电,为后端测量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②人机界面:液晶及按键编程

③红外通信;

④射频刷卡(预付费IC 功能);

⑤2 路 RS485 组网通信(*C 功能);

⑥第 3 路扩展无线模块用 RS485 通信(RJ45 连接方式);

⑦可选 2DI/2DO,无源 DI(K 功能);

⑧可选1 路以太网通信(CE 功能)。


关键词: 智能电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afzhan@foxmail.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城市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慧城市网,https://www.af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